发布时间:2025-10-23 22:00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
为提升我院学生就业法律意识,规避就业与职场中的法律风险,10月23日,学院特邀北京若山律师事务所童晓晨律师开展大学生就业公益法律服务讲座。

讲座聚焦就业与职场常见法律问题,童晓晨律师以“培训公司转卖培训服务案”“学员半路退费案”“就业安置协议虚假工资承诺案”“就业地点无法调动案”“交钱培训面试未过案”“声称有关系的就业骗局案”等十个贴近大学生就业实际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民法典》中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相关法律规定,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就业过程中合同各环节的法律要点。

在“培训公司转卖培训服务案”中,童律师深入解析合同转让的法律边界——培训机构单方转让合同义务需经学员同意,否则构成违约;“学员半路退费案”明确了“退款承诺”的法律约束力,双方书面达成的退费约定受法律严格保护;针对“就业安置协议虚假工资承诺案”,他着重强调就业协议核心条款必须真实明确,若用人单位存在虚假承诺,学生可依法主张维权。此外,对于“就业地点无法调动”“交钱培训面试未过”等案例,童律师也逐一梳理其中的法律风险点与具体维权路径。同时,还特别提示了“包过”承诺的潜在风险,指出任何声称“包过”“保录取”的承诺都利用了求职者的焦急心理,此类承诺往往伴随高额费用约定,本质是高风险经济活动,而非单纯的教育培训。

讲座中,童律师分享了“三问三查”的签约前风险防范法则:问清就业承诺、服务费用、岗位细节;查公司资质、口碑及合同条款。他反复提醒同学们,证据是维权关键,需留存好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所有相关材料。在互动环节,童律师还就同学们提出的“职场竞业限制”“试用期权益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丰富,为我院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专业指导。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讲座增强了就业法律意识,对未来职场中的法律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将以更理性、更合规的方式开启职业发展之路。
(一审/孔祥兴 二审/汤志成 三审/叶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