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7 20:10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学校“实践育人”教育理念,推动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2025年6月23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在致用楼405教室召开2025年度暑期专业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本次会议由系主任袁可可老师主持,2022 级人工智能全体本科生及专业教师参与,共同开启以“践学结合·赋能成长”为主题的暑期实践动员会。
一、实践育人:多维并举,锻造专业能力
副主任易晨晖老师对社会实践内容与要求进行了解读。本次实践紧密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岗位实习、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学术研究、创新实践及专业竞赛六大形式中任选其一,深度参与企事业单位技能实训、行业课题调研、科普志愿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或创新创业项目。例如,学生可依托专业优势开展“AI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调研,或参与“智能算法优化”学术课题研究,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
二、安全为先:全流程护航,筑牢实践防线
针对实践中的安全风险,易晨晖老师重点强调学生出行要注意安全,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实践单位规章制度,定期向指导教师报备行程和实践情况。袁可可主任进一步介绍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学院已建立“48小时联系机制”,指导教师需每两天与学生沟通一次,若超72小时失联,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学校。
三、成果导向:深耕研究,赋能学术提升
根据通知要求,所有学生需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研究报告,内容涵盖实践背景、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及反思建议。例如,参与“智慧社区建设”调研的学生需结合AI技术提出可行性方案,参与专业竞赛的学生则需总结技术难点与创新点。袁可可主任强调:“研究报告不仅是实践成果的体现,更是学术思维的锤炼,暑假专业社会实践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课,希望同学们扎根基层,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发展,以实践真知锤炼过硬本领,践行时代担当,为成为新时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审/曹霞红 二审/张金菊 三审/余波)